:::

研究發展處
研究發展處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一、教育部113年5月15日發文字號:臺教高(五)字第1132201255號函文內容。

二、有鑑於日前媒體報導大專校院學生報名國際研討會疑遭詐欺案件,為維護校內師生學術研究成果及人身、財產安全,請學校就防範掠奪性會議等議題強化校內宣導並提供師生指引參考運用。

三、有關防範掠奪性期刊及研討會參考資訊,說明如下:
(一)報名前進行相關檢核與確認:
目前最常使用的會議檢核表為Think.Check.Attend網站的Conference Checker,其態樣主要可透過「主辦與贊助單位」、「議程與籌備委員會、議程委員會」、「研討會論文集」等面向逐一檢視確認以進行研討會之判斷。
(二)檢視優良或疑義研討會參考清單:
部分組織及個人會依特定目的及需求分別建立參考清單,可於報名前檢視。
(三)報名後處理建議:
參採中央研究院「學術倫理─掠奪性期刊與會議」專區引用Ottawa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s (OHRI) Journalology網頁所建議,師生如已投稿掠奪性期刊,應採取不付出版費、不簽署著作權同意書、要求撤回撤銷論文、不付撤回撤銷費用、並於未來投稿其他期刊時主動揭露本次投稿經驗等行動,以避免進一步受害。

四、其他更多資訊:
(一)教育部部已於「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網站建立「留意掠奪性期刊及會議」議題教材包,提供線上課程、文宣品及相關資源等,並持續篩選重要資訊補充、更新,請多加利用。
(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掠奪性期刊及研討會」議題之聲明(2024/02/29)
(三)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洞悉掠奪性期刊的陷阱(2023/05/17)
(四)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注意掠奪性期刊